儒家亚圣孟子系孔子后人,孟母为何三迁

孟子,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推崇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圣明。教育这位圣人的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先生,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没读过书的妇人,他就是孟子的母亲,孟母是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启迪孟子?她的教育对孟子的哲学人生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们用圣人来陈述孔子,亚圣来陈述孟子,儒家思想也被表述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孔孟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孔子是春秋后期,公元前年孔子就去世了,而孟子已经到了战国的中期,大约在孔子去世以后年左右,孟子出生。孔子是商人,他是商人的后代,他最为推崇的人物就是周公旦,以致于孔子甚至长年累月地梦见周公旦,到了晚年精神和生命力都衰退了之后,很长时间不梦见周公旦了孔子还很紧张。那么孟子,非常非常推崇孔子的,但是孟子的正宗的祖先恰恰就是周公旦,所以这两点之间很有意思,孔子尊崇周公旦,周公旦正好是孟子的祖先。对于儒家经典,人们常说孔孟之道,表明孔子与孟子在思想上的渊源,那么有,孔子生活的时代,相隔多年的孟子,又是如何承袭了孔子的学问与思想的呢,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那么这里面不光是因为孟子对于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证据,那就是实际上,孟子是孔子的嫡传。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明确地告诉我们,孟子是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孟子的学问了来自于子思的门人,这个子思是谁呢,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叫柏云,柏云的儿子就是子思,而子思是从孔子的学生曾子那里继承的知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消息,孔子之道传到孟子顺序是,由孔子到曾子,曾子到子思,子思到自己的门人,子思门人再到孟子,孟子的思想它来自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孟子自己能够成为那么重要的思想家,对中华民族产生那么多影响,他也是对于他以前的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一个叫孟轲的单亲孩子是如何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巨人,应该说孟轲之所以会成为亚圣,孟子的母亲在他童年时期的培养可谓功不可没。孟母,一个年轻的寡妇,没有文化根基,没有经济实力,后人称之为圣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孟子的母亲,就是孟子的第一任老师,孟子的父亲叫孟奇,孟子出生以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这一点和孔子很相似,孔子也是出生三岁父亲就去世了,然后靠母亲养大的,孟子也是,出生不久父亲亡故,全靠他的母亲将孟子一手带大,孟子的母亲对于孟子的教导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一个佳话,孟子的母亲也因此成为所有的中国母亲所倾心的一个榜样,那么孟子的母亲,到底是如何教育孟子的呢。《孟母三迁》的故事出在《烈女传》里,正好有这段记载,孟子的母亲一开始住的地方,靠近墓地,总有人送过来挖坑、填埋。孟子见到了就学,小孩子很善于模仿,也很喜欢模仿。孟子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切以后,她自己就反思,这样的环境,不是我来教育孩子的环境,于是迁居。迁居到市场的旁边,嘈杂市场的旁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了,那在市场上所看到的不就是商人们来来往往,计较算计,贪图小利这些事情。孟子一个小孩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整天学着这些商人,买呀卖呀算计啊等等。孟子的母亲又觉得这个地方还不是能够对孩子产生比较好的影响的地方。所以再次迁居,第三次签到了学宫之旁,就是学校的旁边,那这个时候孟子所看到的人都是学习的人了,所看到的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学习技术,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学习怎么行礼,人与人见面的时候,总要打躬作揖啊一进一退都有规矩,孟子也就跟着这些人学。然后孟子的母亲很高兴,这个地方是真正的可以让我儿子在这个地方得到熏陶的地方了,于是这个时候终于下决心就在这儿住下来了。我们说孟子的母亲没学过什么教育学,但是他凭直觉就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什么样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引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中国后来教育,我们特别讲究环境,比如说颜氏家训,各种各样的家训流传至今,都是含有中华民族深意的文学思想传承。各位家里都有哪些家训,都请亮出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