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杨伯峻
出版:中华书局
离娄章句下
二九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译文: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暗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而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的。[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
离娄章句下
三十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不称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而已矣。”
译文:公都子说:“匡章,全国都说他不孝,您却同他来往,而且相当敬重他,请问这该怎么说呢?”
孟子说:“一般人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章子在这五项之中有一项吗?章子不过是父子中间以善相责而把关系弄坏了罢了。以善相责,这是朋友相处之道;父子之间以善相责,是最伤感情的事。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团聚吗?就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和他亲近,因此把自己妻室也赶出去,把自己儿子也赶到远方,终身不要他们侍奉。他这样设想,不如此,那罪过更大了,这个就是章子的为人呢。”
离娄章句下
三一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无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译文:曾子在武城居住,越国军队来侵犯。有人便说:“敌寇要来了,何不离开一下呢?”曾子说:“[好吧。但是]不要使别人借住我这里,破坏那些树木。”敌人退了,曾子说:“把我的墙屋修理修理吧,我要回来了。”敌人退了,曾子也回来了。他旁边的人说:“武城的官员们对您是这样地忠诚恭敬,敌人来了,便早早地走开,给百姓做了个坏榜样;敌人退了,马上回来,恐怕不可以吧。”沈犹行说:“这个不是你们所晓得的。从前先生住在我那里,有个名叫负刍的作乱,跟随先生的七十个人也都早早走开了。”
子思住在卫国,齐国军队来侵犯。有人说:“敌人来了,何不走开呢?”子思说:“假若我也走开了,君主同谁来守城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两人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曾子当时是老师,是前辈;子思当时是臣子,是小官。曾子、子思如果对换地位,他们的行为也会是这样的。”
离娄章句下
三二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
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译文:储子说:“王打发人来窥探您,您真有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吗。”
孟子说:“有什么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呢。”
离娄章句下
三三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物。他妻子便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总是吃饱喝醉而后回来;问他同些什么人吃喝,他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物,但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什么显贵人物到我们家里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他究竟到了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一清早起来,她便尾随在她丈夫后面行走,走遍城中,没有一个人站住同丈夫说话的。最后一直走到东郊外的墓地,他又走近祭扫坟墓的人那里,讨些残菜剩饭;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去乞讨了——这便是他吃饱喝喝醉的办法。
他妻子回到家里,便把这情况告诉他的妾,并且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是这样的——”于是她两人便共同在庭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高高兴兴地从外面回来,向他两个女人摆威风,
由君子看来,有些人所用的乞求升官发财的办法,能不使他妻妾引为羞耻而共同哭泣的,实在太少了。